第176章 巨唐缓步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论语小说网 www.lyxs.net,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打断君臣这种互不相让态度的,是光幕悠然的话语。

    从唐至今,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事迹一直被人所传唱。

    这毫无疑问也是一场大胜,但如果全部战局都看在眼里的话,这场大胜就要打个问号了。

    天山下三箭破敌之后,即使是大胜,敌众我寡的情形依然没办法改变。

    追击是必然的,但不可能携带俘虏。

    而如果留在后方,薛仁贵又担心俘虏暴动断掉唐军的后路。

    最终薛仁贵下令将俘虏坑杀,继续追击敌军。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胜的唐军也开始手脚不干净,私藏战果,私掠铁勒女子。

    但因为这些私掠所得有一部分上缴给了薛仁贵,因此薛仁贵也听之任之。

    也因此,最终薛仁贵班师之后被御史弹劾。

    李治做出了功过相抵的判决,对薛仁贵既不责罚也不褒奖。

    甘露殿的焦点顿时转变,侯君集再一次成了众目睽睽的目标。

    不过毕竟是老朋友,因此也只是瞟了一眼众人就移开视线,彼此小声交流起杀降的看法来。

    侯君集苦笑一声,感觉这甘露殿的时光是愈发难熬了。

    不然此间事了之后还是与陛下申请外调吧,西域辽东,交州夷州,都可以。

    这长安甘露殿真是一刻钟也不想多呆了。

    而对甘露殿的众臣来说,他们所担心的再简单不过。

    杀俘不详,以及这天山附近本属羁縻之地,下如此狠手,如何能不离心

    李靖捋着胡子,眉头微皱,也不说话。

    李世民呆愣了一下,最终叹了口气道

    “这薛礼若是寻得,还要药师多费心了。”

    三箭定天山确实威风霸气,但三箭让那草原勇士降服十万大军一触即溃,只能说明这所谓的十万大军本就不一心,且对唐朝既畏且怕。

    这种情况下杀降又是何必

    依然还是远的不说,那前面打小鲁可汗时,三万唐军征召五万回纥骑兵,合八万大军同攻西突厥。

    以三万征召五万去打另一方,那时候的大唐将领怎么就不担心回纥骑兵反戈一击,与西突厥联手围剿唐军

    王玄策以区区数人征召近万藩兵,怎么就不担心这些藩兵反手给他一刀

    辣手杀降,纵兵劫掠,简直将离心手段都用完了。

    不愧是唐军耻辱之战。

    李世民沉沉叹了口气,愈发感觉大唐的将领还是得要好好的教一下。

    但很快,光幕就让李世民明白,他还是太乐观了。

    无论如何,薛仁贵的三箭定天山确实属于大功。

    副将如此出挑,郑仁泰这个主将就有点坐不住了。

    天山下破敌之后,郑仁泰与薛仁贵兵分两路,各自去扩大战果。

    薛仁贵扬名的这个天山如今称杭爱山,位于如今蒙古国境内,离长安不远,也就四千多唐里而已。

    郑仁泰是主将,因此人马更多,从天山向着东北方向开始搜索敌军残部。

    此时天山唐军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开来,东北方向的铁勒部落在看到郑仁泰的大军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投降。

    但或许是薛仁贵私掠在前,或许是此战无功难以服众,但总之,郑仁泰拒绝了这几个铁勒部落的投降,有样学样,开始纵兵劫掠这些部落,于是铁勒人开始四散逃亡。

    而此时,郑仁泰收到令他大喜的消息,这些铁勒人逃亡的北方还有几个更加富裕的铁勒部落,有无尽的牛羊和女人。

    几乎没怎么思考,郑仁泰再次分兵,令马步兵就地结营,自己率领着一万四千名精锐骑兵纵马向北,朝着铁勒人逃亡的方向追了过去。

    为了能追的更快,郑仁泰还下令这支骑兵脱掉铠甲,每人只带少量补给。

    反正这些铁勒人面对唐军一触即溃,只要到达那富足的铁勒部落,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

    但这是一场徒劳无获的出击。

    在郑仁泰的带领下,这支精锐骑兵向北追了一千三百多里地,一直追到了贝加尔湖附近,但依然一无所获。

    身上带的粮食已经不太够的情况下,郑仁泰只能无奈下令返程。

    但我们前面说过,天山距长安有四千多里,从出征到接敌是个漫长的时间,再算上郑仁泰利欲熏心的追击,冬天已经来了。

    这支精锐的唐军在战场上堪称死神,是敌人最大的噩梦,但是这些面对大自然一点用都没有。

    返程时遭遇的暴风雪成了这支精锐之师最大的噩梦,在严寒下,所剩不多的粮草很快就消耗殆尽。

    最先被抛弃的是完全没有用途的武器,随后在极度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唐军不得已开始杀马。

    而马吃完了呢“人饥相食”

    郑仁泰离开时候带了一万四千名精锐骑兵,最终成功返回军营的仅仅七百余骑。

    一个贪婪的决定,以及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埋葬了一万三千三百名这个时代最精锐的轻骑兵。

    御史弹劾郑仁泰时称,这是大唐开国以来最大也是最耻辱的一次失败。

    李治念在郑仁泰乃是二凤的旧臣,因此最终做了与薛仁贵一样的处置,不赏不责。

    此战一年后,郑仁泰病死于凉州官舍,陪葬昭陵。

    李世民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很想问问杜如晦,今年刚给郑仁泰进的归政县公爵位还能要回来吗

    郑仁泰毫无疑问是他的心腹之将,因此也动过委以重任的念头。

    但正因为是心腹,郑仁泰有几斤几两他再清楚不过。

    也因此,李世民对大唐扩张过程中没有出现郑仁泰的名字并不意外。

    而在听到郑仁泰任主将领兵平叛时还挺欣慰,不是欣慰于郑仁泰似乎终于有了几分能力,而是欣慰于皇子治还挺念旧。

    这回纥之乱本就不齐心,不管怎么看,都属于拉个人就能平的那种,属于白送的功劳。

    结果这薛仁贵虽然收尾难看,但好歹落了个英名。

    这郑仁泰这样都能玩儿砸

    李世民心底甚至还有几分庆幸

    还好玄武门时没对其委以重任,不然指不定

    甩开这缕思绪,李世民愤愤计算

    “看光幕记要,从灭东突厥始,至捉小鲁可汗终,连灭数国,开万里疆域,西域所阵亡将士都不及此数”

    大唐皇帝心中已经在提前给郑仁泰选归宿了。

    是玄武门呢还是朱雀门呢

    但心底反而升起了一抹挥之不去的担忧

    如此简单的一场平叛都能打的如此难看,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好兆头。

    而另一边,长孙无忌悄无声息挪了过去,对着在发呆的侯君集道

    “郑广不在此,潞国公是否颇为遗憾”

    郑仁泰本名郑广,玄武门时侯君集与长孙无忌乃是策划人之一,故而对参与者名字都颇为相熟。

    “嗯啊当然无”

    侯君集虽然确实有这么点遗憾,但当然不会承认,当即矢口否认。

    长孙无忌圆圆的脸上写满了不信,轻轻笑了一下,再次悄无声息的与侯君集拉开距离。

    这场暴雪引发的惨败让甘露殿原本欢快的氛围变得凝滞了少许。

    李靖率先开口

    “或许”

    这位老将军琢磨着道

    “陛下开科举时,或可试开武举。”

    这个念头已经在李靖心底盘旋很久了,此次才首先尝试着提出来

    “这回纥之乱,率军者哪怕只是庸将,亦可胜之,绝不至于遭此大败。”

    对此李世民缓缓点头表示同意。

    这郑文泰贸然出击所犯的错误实在太多

    贸然出击,不辨消息真假,不通水文地理,没有广撒斥候等等。

    别说行军大总管,这素质能否为将都要打个问号。

    看李世民点头,李靖继续道

    “若论击强敌,开疆拓土,灭其国,领军者非懋功、定方等名将不可。”

    “两百骑灭薛延陀,五百骑入阵破敌,此皆乃陛下之卫霍也。”

    李世积与苏烈赶忙挺了挺胸脯,一脸肃然。

    但心底同时乐开了花,李靖将军亲口夸我呢

    “然观夷狄作乱,乱前皆无胜唐之心,不过仰仗与长安千里之遥,赌我唐无暇他顾。”

    “此类必败之乱,为将者只要谨遵兵书要领,皆必胜,且难有损。”

    李靖总结了一下看法,道

    “故而,或可开武举,令知兵者为将,不至有此之损。”

    李靖的一番话博得了李世民的认可,当即点了点头

    “善”

    具体如何考,考哪些内容还需要琢磨一下,但重要的是此事确实可行。

    最典型的莫过于薛仁贵这个野路子,确实猛将,令李世民心生喜爱。

    但又是杀降又是带头纵兵劫掠的,这些操作看的李世民眼皮乱跳。

    规正大唐将领的基础素质刻不容缓

    成都府衙中,张飞摇头感叹

    “这大唐属于是老天都看不过去眼了。”

    刘备不同意

    “关老天何事此乃人祸”

    说着刘备还仰头看看这府衙的天花板,在心里为三弟赔罪,这老天可别一生气把光幕收回去了。

    “此确实乃人祸”

    孔明叹了口气判断道

    “开唐时,四面皆强敌,天子有胆略,将帅有军略,士卒敢效死命。”

    “此时已是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帅不知兵,将且贪功。”

    “这大唐惨败于吐蕃,不远矣。”

    本章完

本站推荐:秦城苏婉小说玄幻一剑破乾坤一手掌天下苏铭渊不死夜帝苏铭渊觉醒至尊血脉笔趣阁无错版上门贵婿林阳我的师兄太强了龙王医婿江辰九卷天书诸天无敌罗天龙帅江辰江辰唐楚楚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论语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冷泡茶加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冷泡茶加冰并收藏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