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1章 独眼龙李二凤

第21章 独眼龙李二凤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论语小说网 www.lyxs.net,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21章独眼龙李二凤晋书和三国志算是两个极端。

    陈寿写三国志,惜字如金,甚至为了自保,容易引起当权者不快的干脆就不写。

    晋书则是突出一个量大管饱,能塞就塞,充满了魔法气息。

    比如司马衍传记里的“令诸郡举力人能举千五百斤以上者”。

    一千五百斤约等于咱们现在的334公斤。

    嗯,奥运会如今最高的举重纪录是264公斤。

    比如刘曜“雄武过人,铁厚一寸,射而洞之”。

    一箭能射穿三厘米铁板,简直是人形高达,吕布自愧弗如的那种。

    然后攻打敌人时饮酒过度不慎坠马,成了俘虏。

    比如苟曦“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发暮还。”

    千里马能理解,千里牛只能说想象力过于发达。

    比如慕容垂,在关中起兵时“众至二十余万”。

    当时关中都已经被打烂了,把百姓全算上也够呛有二十万。

    比如神司马懿“四年与曹真伐蜀。帝自西城斫山开道至于朐忍”

    从汉中开道,直接打到了重庆东边,只能解释摩西会分海,司马懿会分山。

    比如马隆传“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

    过道旁边布满磁石,敌兵穿着铁铠没法动,马隆率兵穿着犀甲把对手杀了个片甲不留。

    嗯,基本上可以说充满了一种物理不及格的美。

    神司马懿是个什么玩意儿

    孔明感觉脸都有些僵硬了,这就是他将来要面对的敌人吗

    张飞还在傻傻的在地图上看朐忍在哪里,关羽已经在摇头感叹了

    “若这司马懿能如此行军,何不直入成都去擒阿斗”

    关羽对那个地图了然于胸,朐忍是月前刚打下来的城池,中间全是茫茫大山。

    关羽忍不住继续道

    “若朐忍到汉中能如此行军,明日羽愿率一精军直插汉中。”

    众人只当这是玩笑话。

    刘备也感觉自己有点忍不住想笑

    “那千古一帝的唐朝,修的史书竟如此”

    刘备吭哧了半天也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只能摇头笑笑。

    千古一帝本人的心情就不太美妙了。

    之前看马谡还搁那儿嘲笑其不知兵,没想到短短一会儿,就被光幕嘲笑不知史了。

    李世民也没去看房玄龄,只是道

    “既然这史册后世都要看,那不妨修的认真一点,也好彰显我大唐文治之功。”

    看房杜点头确认,李世民点点头才有点满意。

    嗯,方方面面都要以千古一帝的标准去要求。

    而除了物理还有个通用魔法孝子眼泪。

    盛彦母亲因疾病失明,盛彦嚎啕大哭,母亲的双目复明。

    王裒母亲去世后扶着柏树大哭,柏树被他哭死了。

    颜含有个嫂嫂把他拉扯长大,然后嫂嫂也是因病失明,颜含天天哭,结果有一天一只青鸟飞来变人送来了药物,给嫂嫂吃下就好了。

    刘殷母亲在冬天想吃堇菜,刘殷找不到而嚎啕大哭,泪水撒到地上长出了堇菜,带回去后堇菜吃多少长多少。

    王延母亲在冬天想吃鱼,王延找不到而嚎啕大哭,结果一条鱼从水里跳到了岸上,带回去后的鱼怎么吃都吃不完。

    至于别的就不赘述了,指路晋书的妖异篇,几乎通篇都是。

    什么死牛头说人话啦,什么石头狗会咬人啦,还有一个天降三个篮球场大的肉块啦。

    还有什么天上下石头,两个石头打架打出血,农家石舂臼和石碾互相追着打架等等。

    说实话,要看神怪建议看这个,比什么搜神记好看多了。

    不过晋书也记载,搜神记的作者干宝是因为父亲婢妾和兄长死而复生,才有了写搜神记的想法。

    嗯所以谁还记得晋书是个史书来着

    杜如晦一时间感觉这些都没记的必要了。

    李世民再次和蔼的看着房玄龄

    “这些志怪之事干脆便摘出来单独成书。”

    房玄龄委委屈屈的看了眼光幕,他可是记得这光幕便是载于搜神记上的

    但也只能点头遵旨。

    李靖也是能理解但是不能接受

    “如此神怪若是有效,何苦要将士们效死厮杀”

    “怪力乱神,皆当破之切不可录入青史,让后世徒增笑耳。”

    李世民点头很是赞同。

    至于光幕那不一样,如今看来这或是后世的手段,至少至今也不求祭祀。

    公安县小偏厅里倒看的很是欢乐。

    毕竟事不关己,而且大汉虽以孝治国,但众人又不是傻子。

    倒是张飞惋惜的咂咂嘴

    “真要有如此神效,何须军粮乎”

    想象中一筐永远吃不完的菜,一条永远吃不完的鱼。

    多来一些,可供十万大军

    作为二十四史当中的笑料之一,晋书虽不严谨,也有自己的优点。

    唐朝不承晋,所以对晋朝便是不吹不黑的态度。

    你说司马懿俘斩万人,胜诸葛而撤退好,我记下来。

    另一个人说死诸葛走生仲达,好我也记下来。

    啥你说晋宣帝需要避讳唐朝官员表示我呸,比之我大唐李二凤如何

    唐朝修晋史,总体就是一个不吹不黑的态度,修史书的官员们也和咱们打工人差不多。

    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儿,挑挑拣拣拼拼凑凑,达标就算完事儿。

    至于房玄龄这个监督的态度为什么这么敷衍

    有人说是因为好友杜如晦死了导致房玄龄开摆了,但这明显是扯淡。

    杜如晦死于贞观四年的急病,晋书正式开修已经是贞观二十年的事儿了,此时杜如晦儿子都因为参与谋反被杀三年了。

    更靠谱的说法应该是和二凤有关。

    因为这个消息实在太过惊骇,所以李世民暂时不去计较光幕又不叫他名字。

    杜如晦傻愣当场

    如今贞观二年不对,已经是元正二日了。

    如今已经是贞观三年了,明年,自己的死期

    杜如晦都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了,似哭似笑道

    “大家,犬子谋反,死罪不赦。”

    李世民扶着杜如晦拍拍他后背安慰道

    “克明,如今大事,当以你身体为重。”

    “杜荷无罪”李世民异常肯定。

    十五年中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如今既知,引以为诫,则必不复犯。”

    李世民想的很清楚,远的不说,武庙这东西不也是贞观年间没有的东西

    只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必须死

    以及他李二郎,活着的时候居然有人敢谋逆

    光幕用词他还是看的明白,克明之子是参与,而非主谋。

    李世民居然有了点兴奋之感,外有贼,内有逆,自己依然做到了后世称赞的千古一帝

    不愧是我

    而如今之大事,当是杜如晦的身体。

    涉及此事李世民反倒是有些心乱如麻了。

    怎么偏生是杜如晦这个他最为倚仗的肱股之臣

    瞧了眼旁边低眉顺眼不发一言的长孙无忌,李世民轻吸一口气交待道

    “克明过了今日务必好好休息,不可如诸葛武侯一般操累。”

    孔明看着光幕打了个喷嚏,对着担忧的黄月英笑了笑,孔明道

    “这唐朝的修史倒颇为有趣。”

    心里则是对如此天子也会有人谋反觉得颇为奇怪。

    执政十七年后谋反孔明心里忽然想起来了武帝。

    至于说晋书的潦草和二凤有关,猜测逻辑链是这样的。

    二凤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因此晋书也是要给太子做治国参考的。

    贞观二十年晋书开修,然后二十二年,二凤身体不济,同年写帝范教太子。

    所以晋书潦草就潦草吧,着急用,能凑活看就行。

    然后二十三年二凤久病不愈,逝于翠微宫。

    至于二凤的死因就太多了,旧唐书说是因为久病不愈,吃丹药尝试,结果吃没了。

    现代一些医学上的分析认为可能是心衰加脑出血。

    因为史书多次记录二凤登高吃力,心肺功能不强。

    但51岁就死毫无疑问算早逝,更大概率来说,死法跟丞相有点像

    年轻时候过度操劳,导致底子被掏空,然后上了年纪就小病变大病。

    哦对,还有个最离谱的说法是贞观十九年征高句丽时候中了毒箭。

    棒子们对此深信不疑,并且还演化成把二凤射成了独眼龙的离谱说法。

    此时的甘露殿如死了一般寂静。

    长孙无忌率先扑倒在李世民脚边,哭喊道

    “万望大家为了大唐,保重贵体”

    李世民反倒是出乎意料的平静,看着光幕缓缓陈述到

    “朕本就有湿气病,且年轻时征战四方,身体多有亏损。”

    “既如此,今岁便造亭榭养身体便是”

    但这份涵养在看到光幕上播放的图像后,再也保持不住。

    光幕中只见一个身着异服的番邦人,瞄准拉弓,然后一箭射入了一个穿着黄袍的人的眼窝。

    图像上全是一堆圈圈组成的令人眼晕的异邦文字。

    光幕似是怕人看不懂,还专门标注了一下,那个眼窝中箭的人旁边特意标注了一下

    大唐皇帝李世民。

    “番邦后裔,无耻狗贼,欺朕太甚”

    “无胆鼠才,行此掩耳盗铃之举”

    “奴寇匪邦,朕必殄其国灭其史”

    李世民再也忍耐不住,一脚将长孙无忌踹开破口大骂。

    长孙无忌

    第二更

本站推荐:秦城苏婉小说玄幻一剑破乾坤一手掌天下苏铭渊不死夜帝苏铭渊觉醒至尊血脉笔趣阁无错版上门贵婿林阳我的师兄太强了龙王医婿江辰九卷天书诸天无敌罗天龙帅江辰江辰唐楚楚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论语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冷泡茶加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冷泡茶加冰并收藏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