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章 治蜀大小事

第2章 治蜀大小事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论语小说网 www.lyxs.net,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2章治蜀大小事庞统的笑话并不好笑,但冲淡了厅内的气氛。

    孔明接过黄月英递过来的手帕擦拭了一下眼角,笑道

    “那是季汉丞相诸葛亮”

    “吾乃主公帐下军师将军诸葛亮”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接道。

    随即众人俱是大笑出声。

    孔明摇头轻笑,不做评价,只是看着光幕上那些文字心里感觉暖暖的。

    文能传意,字能表情。后世这些文字对于他的关心,孔明看得到也感受得到。

    简雍伸了伸腿笑嘻嘻道“孔明可真要爱惜身体了。”

    “主公屡败屡战,尚且年过六十呢,结果汝大权在握,竟油尽灯枯,不过五十有四。”

    健康问题已经不止一次提到,孔明只能面带窘迫解释

    “近来有士元相助,已数月未熬夜而作。”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用光幕的话说,这可是智慧的化身

    智比留侯智逾留侯

    223年,夷陵之战次年,刘备于白帝病逝,季汉大厦将倾。

    刘备在他二弟三弟逝世后,拖老迈之躯放手一搏欲赌天命,赌来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败。

    这场失败之后,即使刘备意图再起,但他的身体不允许,章武三年抱憾而终。

    刘备病逝后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授开府治事之权,次年由诸葛亮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白帝的托孤,刘禅的放权,让季汉的遗憾与梦想,压力与责任,残破的江山,凋敝的民生,化为一座大山,沉甸甸压在了诸葛亮的肩上。

    自此,丞相肩扛季汉,开始了自己的治蜀生涯。

    看着刘备面带愧色,蒋琬很是善解人意,轻声吟诵道

    “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庞统就比较实在,摇头分析道

    “军力折损过半,财政陷入困局,而且此前光幕也提过的南中叛乱应当便是此时顺势而起。”

    “光幕此前说的不错,蜀中崩溃在即,并非危言耸听。”

    无兵无粮亦无钱,这种情况下要如何破局

    刚刚接手烂摊子的丞相要面对的第一个困境就是钱粮不足。

    夷陵的大败让季汉几乎输掉了一切,经济民生都摇摇欲坠。

    但丞相似乎早就胸有成竹,就在刘备托孤之后不久。

    一场无形战争的计划就在孔明的脑海里成型。

    这场战争首先需要足够的武器,于是在风雨飘摇的223年,丞相发布了言锦教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这放在当时是没人懂的,此时的季汉内外交困,蜀锦此物,既不能吃又不能喝,要来何用

    别说当时的季汉文武群臣,正在观看光幕的众人也不懂。

    刘备双眼茫然,他是真不懂。

    庞统艰难思索既然是孔明定下的计策,那没道理他凤雏猜不出来

    简雍面带笑意,一副吃瓜看戏的模样。

    糜竺则是想到上次光幕说过的货币战争,脑海里隐隐约约有了一些猜测。

    张飞则是选择了最直球的方式,一双大眼看向了孔明

    “军师,既没钱又没粮,织造蜀锦能用来干嘛”

    孔明呵呵一笑“翼德耐心观看便是。”

    几乎就在发布言锦教的同时,丞相动用权力,在蜀中增设锦官一职。

    锦官看字面意思就懂,就如盐铁官营的盐官铁官一般。

    锦官的增设便意味着季汉的蜀锦正式官营,只有在官市中才能购买。

    而当时季汉官市的流通货币是什么咱们上一期便说过,是刘巴设立的直百钱。

    这个对季汉百姓来说没什么变化,但对丞相来说他总算完成了布局。

    这场战争的武器终于准备就绪,下一步便是吹响战争的号角了。

    224年,邓芝奉丞相之命,前往东吴和谈。

    “俺老张懂了”张飞一拍手“用蜀锦去换粮食嘛。”

    庞统瞧着张飞摇了摇头如果真这么简单,光幕会如此费尽口舌

    不过与其执着于这个暂时不明白的策略,不如分析一下邓芝的出使

    “此前孙侯与曹丕乃是虚与委蛇。”

    “而且光幕此前也说过,孙侯与季汉的重新结盟,引得曹丕问策于贾诩,后含怒出兵。”

    庞统摇摇头,曹丕这样左不听右不纳的主君,真是谁摊上谁倒霉。

    以贾诩之才,临终之策竟能被束之高阁,真是可叹息。

    事实上刘备在夷陵之败后虽然意图反攻,但很快病情的恶化促使刘备改变了想法。

    当时孙权就遣使来说和,刘备也并未拒绝,同样派宋玮、费祎出使江东作为回应。

    这次和谈因为刘备的去世无疾而终,但至少说明双方是有重新结盟的倾向。

    224年丞相感觉时机成熟之后,派出毛遂自荐的邓芝出使东吴。

    这场双方都有意的结盟在孙权略微忸怩了一下后便通过,就此季汉和东吴,再次成了盟友。

    而同样也意味着,东吴对于丞相敞开了国门。

    重新结盟后,东吴的商人带着采购蜀锦的意愿来到蜀中,但很快傻眼的发现

    蜀锦因为收归官营,在官市里只能用直百钱购买。

    那直百钱哪里来此时的季汉便提出了要求

    你们带粮食来换直百钱,再用直百钱购买蜀锦,岂不美哉

    东吴的商人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粮食换蜀锦,但还是照做。

    因为东吴对于蜀锦的需求量,太大了而且甚至还能通过走私卖给曹魏,换取更为高昂的利润。

    因为后汉书舆服志有明确记载,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而蜀锦更是蚕衣中的极品,没有人能拒绝。

    自此季汉需要的钱粮开始源源不断的被商人们送入蜀中,在季汉的官市中置换直百钱,再用来购买蜀锦。

    而就在这一进一出之间,季汉的官市悄无声息的打赢了这场无形的战争,收割了一份财富。

    季汉的府库开始充足,本来已经到悬崖边上的季汉,被丞相成功拉了回来。

    光幕说的太过直白,因此庞统在脑海中模拟了一遍便大概明白了。

    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蜀锦的定价权。”

    庞统抓住了关键。

    官市官营,因此蜀锦值多少钱完全由季汉自己说了算,只要不是太离谱。

    而再算上粮食货物等换直百钱的一进一出,这其中便有了操作空间。

    而商贾们也只能接受,因为只要将蜀锦带回东吴,或者说走私送去曹魏,都能收获更加不菲的利润。

    至于流通的钱币慢慢都变成直百钱有什么后果,这便不是庞统能想明白的了。

    但想来对季汉来说应当不是什么坏事吧

    “军师神策”糜竺则是完完全全的佩服。

    直百钱如此只要能在市场上流通开来,那便是季汉切切实实的在用一钱换百钱

    夺东吴之铜铁,充季汉之府库

    刘备还是不太明白,对此庞统采取了最为简单粗暴的说法

    “主公,你就当如盐铁官营一般,这蜀锦官市说是多少钱那便是多少钱。”

    “除非东吴和曹魏的士族们能不用蜀锦,否则便只能乖乖交钱。”

    如此一说刘备倒是懂了,而且也瞬间想到了东吴的破局之法。

    只要不用蜀锦就行了。

    但可能吗完全不可能。

    丞相当然也并没有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东吴的商贾身上。

    在锦官制度的设立的同时,堰官制度也几乎同一时间设立。

    在古代水利一直是关系到一个地方兴衰的关键。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得成都成为天府之国,然而都江堰修建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河道会淤塞,堤坝会老化,因此丞相专门设一千二百人的堰官。

    这些堰官既是保护都江堰的士兵,也是疏浚河道维护河堤的河工。

    这一举措使得后来季汉粮食连年丰收,粮食满仓。

    堰官制度被后来王朝沿袭效仿,是真真正正福泽千年的制度。

    “福泽千年”蒋琬有点理解为什么直到后世武侯祠依然香火旺盛了。

    李冰父子和诸葛丞相,一个开创,一个维护,共同造就了益州两千年的天府之国。

    难怪后世崇敬

    庞统不想说话,他在荆州时候不是没接触过水利,但从不认为自己疏浚的河道能遗泽千年。

    丞相同时也对蜀中的盐政做了改进,设司盐校尉。

    四川直到现在还在用的火井煮盐法便是来自于当年丞相的改进。

    家火煮盐改火井煮盐,提升火井效率,增设盐井等都是丞相当时留下来的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手段使得蜀中的盐产量翻了一倍以上,成为季汉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铁政自然也难逃丞相毒手,设司金中郎将。

    三国时期恰巧是冶铁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有了丞相的支持,季汉冶铁技术发展很快。

    冶铁技术改良带来的不仅仅是兵器愈发锋利,还让季汉的农具也变得更加好用,带动了农业发展。

    堰官、锦官、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等职位的设立,给丞相治蜀打下了相当良好的基础。

    偏厅内已经彻底陷入沉默。

    武将们虽然听不懂,但能听出来感觉很厉害。

    而蒋琬等人则是彻彻底底的沉默。

    别的文官能有一个政策绵延百年就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结果今天丞相这里,随便拿出来一个动不动就是福泽千年。

    水利这么简单搞盐这么简单挣钱这么简单

    但是再想想光幕此前给孔明的赞誉,众人反而又平衡了,甚至反而有了一种理所应当之感。

    毕竟智慧的化身嘛,非常合理。

    既然智慧的化身被称为卧龙,那么凤雏岂不是

    感受着集中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庞统假装毫无所觉,心中就一个想法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有钱有粮了之后,丞相也开始静极思动没办法,南中那边实在是太跳了。

    或许是因为夷陵战败导致季汉威望受损,总之在刘备插在白帝城思考是要反攻还是要和谈的时候,南中便开始闹腾了。

    而刘备病逝之后,丞相看着季汉这个烂摊子自己也总结出来凡事总得分轻重缓急。

    毕竟你饭都快吃不上的时候跑去平南中,那纯属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223年刘备病逝,之后丞相要忙着搞锦官、搞盐铁政、要修水利,还要派邓芝去和孙吴和谈,属实是抽不出手。

    直到224年季汉和江东重新结盟,次年曹丕气急败坏第二次伐吴,丞相才终于能腾出手来收拾一下南中。

    平南中的时间是225年,出师表自述是五月出发,史书记载十二月就班师成都。

    丞相很赶时间,毕竟明年就要北伐了,今年早点结束就能早点休息。

    故而直接兵分三路力求一战而定。

    丞相主力出越嶲郡夷王高定成功将其剿灭,马忠领军成功破掉牂柯郡守朱褒,李恢剿益州郡雍闿有惊无险。

    聊到战事,关张赵等将军也终于提起来了精神,但很快便重新失望了

    “这么弱”这是张飞的惊叹。

    光幕投出来的地图上标注的很清楚,即使是所谓的夷王高定,手下的人马也才两千人。

    两千人够干什么的张飞寻思了一下,合肥城下能破哦不对,张文远那是精兵。

    啸众聚寇的话,两千人也不过一扫之数罢了。

    马良此前刚去武陵郡与五溪蛮交好,闻言摇头道

    “南方地形复杂,若不能使其归心,反复叛乱则烦不胜烦。”

    赵云点头道

    “征伐夷越向来乃下策,使其钦慕汉化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这实际上也是整个汉王朝的经验,毕竟大军开过来又不能进山,日日消耗粮草怎么看都不划算。

    众人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最终看向了孔明如果是军师那一定有好办法吧

    孔明则是蹙眉看着光幕,想到光幕历史中自己的寿命,他总有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丞相对于南中需要综合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在短期里,南中多次复叛,甚至导致如向宠这样的将军都身死。

    另一方面在长期时间里,直到一千六百年后都还有民族奉丞相为祖先,遵守约定,为中国守国门。

    这是一种极其分裂甚至在认知上有点冲突的情况,而其中或许涉及到了古身毒道的利益争夺。

    这章改了又改还是不满意,抱歉。今天还有。

本站推荐:秦城苏婉小说玄幻一剑破乾坤一手掌天下苏铭渊不死夜帝苏铭渊觉醒至尊血脉笔趣阁无错版上门贵婿林阳我的师兄太强了龙王医婿江辰九卷天书诸天无敌罗天龙帅江辰江辰唐楚楚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论语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冷泡茶加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冷泡茶加冰并收藏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